2009年7月8日,杭州银行设立了浙江省内首家科技专营支行——杭州银行科技支行,开启了科创金融专营化序幕。时至今日,深耕科创十六年,杭州银行科创金融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成长型科创企业的初心,以金融活水浇灌创业梦想。
创新信贷支持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以“机构专营、行业专注、队伍专业、产品创新”为发展理念,杭州银行不断探索科创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始终做行业先驱者。近日,杭州银行连同中国人保杭州分公司成功签发全省首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保贷联动”模式业务,为某初创企业发放100万研发贷款,为科创企业成果转化提供风险保障。科创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等特点难以通过传统融资模式获得信贷支持。杭州银行通过创新银行信贷与保险产品联动,为科技型企业构建“保贷联动”金融服务模式,以“保险增信+贷款支持"为底层逻辑,助力企业获得资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今年6月,杭州银行主承销的三单科技创新债券相继成功发行,在科技创新债券承销领域实现突破。其中,由君联资本发行的3亿元、5年期定向科技创新债券,是全国首批由民营创投机构主导发行的科创债之一,杭州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当天即完成内部授信与额度审批,以高效、专业的服务保障项目顺利落地,彰显了其在科创金融领域的专业优势与服务效能。
作为首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银行,同时也是浙江省内唯一获得试点资格的法人银行机构,杭州银行于今年3月成功落地了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助力某半导体设备领域的上市科技企业深化产业链协同,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杭州银行着眼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与互动,助力落地了全国首单数据知识产权ABN、全省首单知识产权ABS、全省首单知识产权ABN等重要项目,持续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杭州模式”。
创新组织架构协同,坚守初心使命
从2009年的一家专营支行,到成立科创金融事业总部,在杭州、北京、上海、深圳、嘉兴、合肥、宁波等全国重要创新高地设立区域科创中心,杭州银行组建了超500人的科创金融专业服务队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针对科创企业不同时期发展特点和核心需求,杭州银行持续探索“人才链、供应链、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五链融合的产品体系,主要包括聚焦人才创业的“科易贷”,聚焦创投评价的“银投联贷”,聚焦行业成长的“成长贷”等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从初创期到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产品服务。
今年年初,“杭州CEO脱稿演讲”的视频爆火出圈,致力于AR眼镜等软硬件产品研发的灵伴科技跃入公众视野。而早在2020年,基于对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和创业团队能力的认可,杭州银行就成为了灵伴科技的首贷银行。此后,杭州银行连续6年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额度持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亦日益深化。目前,灵伴科技的AI、AR产品已在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此外,人工智能领域备受关注的新锐企业宇树科技、云深处等,也分别在2020年、2022年就与杭州银行建立了合作。识于微时,相伴成长,是杭州银行科创金融倾力支持科创企业,践行“做早、做小、做长期、做硬科技”使命的生动诠释。
截至2024年末,杭州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幅达29.52%,已累计培育超320家公司上市,其中科创板近百家。在2025年杭州市独角兽、准独角兽榜单中,杭州银行市场覆盖率达到90%。
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携手共创未来
在客户成长的同时,杭州银行科创金融发展模式也在不断迭代升级,从“想做”“敢做”到“会做”,专业能力持续提升。近年来,杭州银行正向以数据与行业专业化驱动的科创3.0模式转型,通过聚焦细分行业、打造行业专业化团队、发挥国内市场海量数据优势,挖掘行业数据价值,探索科创金融相对标准化的企业评估模型,提升银行对科创企业发展的专业判断能力。目前已建成的科创企业数据库涵盖“行业+被投+团队+技术+政策”共285个数据维度,初步形成了科创企业成长性评估模型。
当前,以数据与行业专业化双轮驱动,杭州银行不断推动与生态伙伴的协同合作,深入打造科创金融生态。着力打造数字化经营的生态圈,围绕科创企业、创投机构、政府三大服务对象,结合场景提供数字化服务产品,构建适合行业客户实际需求的信贷、结算、数字化、投行、非银服务等多维度的服务体系。如携手杭州科创集团开发“杭科贷(杭科易保)”,自研开发面向政府引导基金和国有投资平台的投资管理系统等。同时,持续推进与政府部门、产业基金、创投机构、高新园区、担保公司等合作,不断推动产业链对接、政策咨询、投融对接等活动,在主要部门指导下,杭州银行与有关机构共同研究制定《科创企业认定与评价指南》《科创金融专营组织评价规范》等标准,为科创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十六年来,杭州银行科创金融始终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题,探索出了一条“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差异化、特色化经营发展之路。未来,杭州银行科创金融将继续积极开展一系列有益探索,为加快发展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在金融强国建设中彰显本土金融机构的责任与担当。
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0708/53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