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普瑞眼科提醒:青光眼偏爱这7类人!快看看你在不在名单里

青光眼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以下人群更容易被它盯上:

1. 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原发性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青光眼,那么遗传基因可能使家族成员对青光眼的易感性增加,发病风险也相应提高。

2. 眼压偏高者(眼压正常范围为10 - 21mmHg):虽然眼压高不一定就是青光眼,但长期处于高眼压状态会对视神经造成压迫,增加患青光眼的可能性。临床上有一种情况叫做“高眼压症”,这类患者眼压高于正常,但尚未出现青光眼特征性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不过,仍有部分高眼压症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可能会转化为青光眼,所以需要定期监测眼压。

3. 具有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等解剖特征的人群:这些眼部解剖结构的特点会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导致房水排出困难,容易使眼压升高,从而引发青光眼,尤其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4. 高度近视(超过600度)或远视度数较大者:高度近视和远视患者的眼球结构和屈光状态与正常人不同,眼球壁相对较薄或较厚,眼内压力分布不均匀,使得视神经更容易受到损伤,进而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

5. 眼部外伤史、长期使用激素(尤其是局部滴眼)的人群:眼部受到外伤后,可能会破坏眼球内部的结构,影响房水循环,导致眼压升高。长期使用激素,特别是局部滴眼,会改变小梁网的结构和功能,使房水排出阻力增加,引发激素性青光眼。

6.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眼部血管和神经的病变,影响眼内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容易并发青光眼。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存在血管弹性下降、血流动力学改变等问题,可能导致眼部供血不足,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性降低,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7.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部组织逐渐老化,眼球的房角结构变窄,晶状体变厚,这些变化都可能阻碍房水的正常排出,使得中老年人成为青光眼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如何早期发现青光眼?

青光眼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进行眼部检查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一般建议:

• 普通人群:40岁后,每年应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项目,以便早期发现青光眼的蛛丝马迹。

• 高危人群: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或远视、长期使用激素、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必要时应缩短检查间隔,可每半年或更短时间检查一次。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更应立即到眼科进行检查:

• 经常性眼球胀痛,鼻根眉弓痛,又没有近视、远视、散光或其他疾病。

• 看灯或其他光源时,周围出现彩虹样的光环,看东西好像前面有一层雾遮挡。

• 眼红充血,视力模糊,疼痛明显但无分泌物。

• 不明原因的短时间内视力明显下降。

• 40岁以上经常更换老花镜,仍觉得不合适。



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1014/58015.html

相关文章
掌慧科技“出海聚能学院”第二期直播重磅来袭
郑州普瑞眼科提醒:青光眼偏爱这7类人!快看看
从米兰冬奥会看“中国智造”:雷曼光电如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