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行业准绳:深度定义 HUD 核心光学性能与测试标准,引领产业新纪元

       近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未来黑科技深度参编的团体标准《汽车座舱电子信息抬头显示系统》(T/CAAMTB 301—2025)正式获批发布,并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系统化构建了 HUD 光学性能与验证方法的统一话语体系,旨在终结行业内关于关键技术口径与测试方法的长期分歧,为国产HUD的一致性、可比性与可靠性提供权威基准。这标志着未来黑科技正以顶尖技术实力,推动 HUD 行业迈入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从定义到方法,凝练行业共识

       长期以来,不同企业对 HUD 的核心量化指标与检测口径存在差异,造成性能对比困难、用户体验参差不齐。《汽车座舱电子信息抬头显示系统》(T/CAAMTB 301—2025) 的核心价值是把抽象的技术诉求转化为可测、可比、可复现的工程规则。

       该标准首次对 23 项关键术语(包括眼盒、视场角 FOV、虚像距离 VID、角分辨率、静/动态畸变、亮度均匀性等)给出规范定义,且为 10 大类技术要求提供了详尽试验方法,覆盖光学验证、气候与机械负荷、寿命、化学、电气与电磁兼容(EMC)等完整验证链路。

       光学性能:直指驾驶员视觉体验的核心指标

       标准在直接影响驾驶员视觉体验的光学维度上达成了若干重要共识。未来黑科技凭借对人因工程与光学设计的深入洞察,确保了标准既关注安全舒适的底线,又兼顾未来 AR-HUD 的发展需求。

       清晰度与舒适度

       以用户体验为导向:明确角分辨率、静态/动态畸变、重影与双目视差误差的定义与判定上限,为提升成像清晰度与降低视觉疲劳提供量化基础。确保实际使用中的“看得清、看得久、不疲劳”。

       亮度与色彩一致性

       适应复杂光照,保障安全阅读:规定虚像最大/最小亮度、亮度均匀性、亮度动态均匀性、对比度与虚像色坐标的测量口径,确保在多样环境光条件下的可视性与色彩稳定性。

       设计基准统一

       便于用户个性化与产品分层:对视场角(FOV)、眼盒(Eyebox)尺寸与调节范围、下视角(LDA)、虚像距离(VID)等核心参数进行了规范,使不同产品在满足基础体验的一致性同时,允许厂商基于统一标尺进行功能分层和差异化设计,兼顾现在体验与未来升级空间。

       严苛验证:保障产品全场景可靠性

       为保证 HUD 在真实车辆工况中的长期稳定性,标准引入系统化可靠性检验体系。这不仅是技术验证,更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气候与环境负荷: 覆盖高/低温、湿热、盐雾等耐受测试,特别纳入“阳光倒灌”场景测试,系统地暴露和解决所有因高温和太阳辐射可能引发的热管理、材料、电子电气及安全问题。 确保了车辆或设备即使在最严酷的日照环境下,依然能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和舒适的使用体验。通过建立严苛的耐受性门槛,淘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产品。

       机械与寿命试验: 振动、冲击、跌落、高温耐久与上下电循环,确保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稳定输出。

       电气与 EMC 验证:引用 CISPR-25、ISO 11452、ISO 7637 等,保障HUD在复杂车电环境中的稳定供电与抗扰度,避免与座舱内其他电子系统产生干扰。

       这些验证不仅提升单台产品的可靠性,也为供应链规模化生产与整车长周期信赖提供技术保证,从而降低售后成本并提升品牌口碑。

       产业与市场的实务价值,引领行业升级

       此次标准发布,是引领HUD行业迈向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统一技术语言,提高效率: 便于整车厂、供应商与第三方检测在验收与对标中形成一致判断,大幅降低了整车厂的验证成本。

       助力产业升级,降低内耗: 推动技术走向规模化,有效遏制了行业内的低价竞争和无序发展,引导资源集中于高价值、高品质的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推动产业生态协同:标准为上下游在零部件选型、工艺控制、验收流程上形成一致预期,加速产品从样件到量产的节拍;

       提升市场信任: 基于标准化检验的产品,不仅降低了整车选型合作的风险,更能借助这份可靠品质强化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间接提升品牌溢价,助力品牌在终端市场形成良好口碑,提升整车产品的市场信任度。

       我们的承诺:以标准为基、以技术为驱,定义HUD的未来

       作为标准的深度参编单位,未来黑科技把在 HUD 光学设计与验证实践中积累的工程经验带入条文制定,推动行业顶层规则完善。

       未来黑科技将以此次标准发布为新起点:继续秉承“以标准定义未来,以技术驱动前行”的理念,持续打磨产品光学表现、强化验证能力、推动标准在供应链与整车端的落地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可信赖的智能座舱体验。我们将持续深化该标准的宣贯与落地,并以此为基石,驱动自身HUD产品与技术迈向新高度,为我国智能汽车产业的繁荣与有序发展贡献核心力量。

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1011/57868.html

相关文章
央企下场AI视频生成赛道!中国电信发布TeleStud
确立行业准绳:深度定义 HUD 核心光学性能与测试
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学专家王澄栋解析心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