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之外的心跳:走进新編京劇《戏里戏外》

从电影《戏台》到舞台《戏里戏外》 | 戏台上下,人生皆戏

今年暑期,一部以梨园伶人为主角的电影《戏台》引发观影热潮。由多位老戏骨联袂出演,影片用荒诞喜剧的方式,让观众在笑声与泪水间看见伶人的坚守与无奈。

戏台既是他们的舞台,也是庇护;既是出路,也是困局。影片播出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讨论:“原来戏曲人的人生,比戏还要精彩。” 许多年轻观众甚至第一次认识到:唱戏人台上光鲜,台下的人生却同样跌宕起伏。

而在今秋,上海观众将迎来另一部同样聚焦梨园伶人的舞台新作——台北新剧团新编京剧《戏里戏外》。这部作品将在 10月25日、26日 登上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度亮相宛平剧院。

 

 

《戏里戏外》:小人物的大舞台

与电影《戏台》的怀旧与喜剧氛围不同,《戏里戏外》更加直击人心。故事设定在上世纪初,一对京剧班社父亲与养女,在时代风云的冲击下,如何坚守梦想、不畏强权,最终在舞台与人生中找到自我。

一位父亲,一位女儿,一方戏台,就是整部戏的起点。剧中,父亲程孝天在舞台上唱尽忠义仁勇,台下却要面对现实的磨难与考验;女儿程天慈则在成长与抉择中,逐渐学会以自己的声音回应命运。

正如观众常说:“人生如戏,戏即人生。”《戏里戏外》恰恰是对这句话的具象呈现。

 

 

舞台实验:传统与新潮的对话

《戏里戏外》并非一出传统意义上的“老戏”,它是一场跨界艺术实验。

京剧文武场的现场音乐,与交响编曲相遇,声音既厚重又新颖;

典型的京剧唱腔,与音乐剧旋律交织,产生全新的节奏感;

舞台多媒体影像,构建出视觉层次。

这些创新元素,让作品突破戏曲圈层,吸引许多第一次接触京剧的年轻观众。

2023年台北首演时,就有观众激动留言:

“第一次在京剧里哭得这么彻底。”

“原来京剧也能这么现代!”

“这是最能触动心灵的京剧之一。”

它既保留了京剧的唱念做打,也给舞台注入现代的感官张力。“连接传统与未来的一座桥梁。”

 

 

创作历程:一份跨越三十年的坚持

这部作品的灵魂人物是著名文武老生 李宝春。创立台北新剧团以来,他始终坚持“在傳統的基礎上建立創新”的理念,保持新作问世。

《戏里戏外》不仅由他担任编剧、导演和主演,更融入了他对“伶人生命”的思考。 “演员一生都在戏台上,唱的是别人,演的却是自己。” 这正是《戏里戏外》的精神:把舞台当人生,把人生放进舞台。

与他同台的,还有台北新剧团的青年演员孔玥慈、李隆显,以及跨界加盟的音乐剧女高音林姿吟、实力派演员刘士民。每一位都带着独特的光芒,汇聚成舞台上不可复制的能量。

 

 

戏中有戏:致敬经典的巧思

在叙事上,《戏里戏外》加入了“戏中戏”的设计:《打渔杀家》《钓金龟》《游园》《劈山救母》《长坂坡·汉津口》……这些桥段既让观众看见传统京剧的唱做念打,也为整部新戏增添了一层「舞台里的舞台」的趣味。观众既能体验到传统骨子老戏的精粹,又能沉浸于当代叙事的情感力量。

戏台上下,人生皆戏 无论是《戏台》,还是《戏里戏外》,都在告诉我们:演员的舞台,既是他们的生计,也是他们的信仰;观众的眼泪与掌声,不只是对演出的回馈,更是对人性挣扎的共鸣。而这种共鸣,跨越了年代与地域,在2025年的今天依然鲜活。

 

 

观众的眼泪与掌声

2023年首演后,《戏里戏外》在台北赢得热烈口碑。有母女观众写道:“我们常常在看电影时同时落泪,但没想到在京剧里,也会一起掉眼泪。”有人在谢幕后久久不愿离席,说:“看见他们的故事,就像看见自己的人生。”

这种口碑从台北一路传到大陆,观众纷纷在社群上留言期待上海场:“等不及了,希望早点在剧场里感受这份震撼!”

在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兩場限定!

上海国际艺术节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平台之一,每年汇聚海内外重要剧团与新创作品。能登上这一舞台,不仅是作品质量的认可,也意味着它具备与更广阔观众对话的可能。观众将在宛平剧院这里感受到新编京剧《戏里戏外》的全新氛围。

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份邀请;错过上海,就只能等下一站巡演。

★创作群★

剧本、导演、主演/李宝春

作    曲/钟耀光

唱腔设计/吕玉勇

舞台设计/张维文

灯光设计/李俊余

服装设计/蔡毓芬

影像设计/徐逸君

动作指导/李羿璇

★主演★

程孝天/李宝春

程天慈 ‧ 邢玉莲/孔玥慈

卢步伟/李隆显

梅  莹/林姿吟 (特邀)

刘经理/刘士民 (特邀)

以及台北新剧团演员

★戏中戏★

《打渔杀家》萧恩/李宝春、萧桂英/孔玥慈

《劈山救母》沉香/余季柔

《扈家庄》扈三娘/余季柔

《钓金龟》张义/庄乔纬、康氏/李兆云

《遊園》杜丽娘/孔玥慈、春香/林诗颖

《长坂坡》关羽/李宝春、赵云/徐彦凯

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爱我中华.系列演出

新编京剧《戏里戏外》

10.25 (六) 19:15

10.26 (日) 14:00

上海宛平剧院·大剧场 (上海市徐汇区中山南二路859号)

票    价 580/380/280/180/80

演出时长: 约165分钟 (含中场休息15 分钟)

演出单位:台北新剧团

主办单位:辜公亮文教基金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协办单位:上海腾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1010/57853.html

相关文章
银幕之外的心跳:走进新編京劇《戏里戏外》
泰康在线荣登2025湖北民企百强榜,为区域经济发
初秋焕新约!垃圾分类活动温情启,共赴环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