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第二届金凤干细胞论坛暨干细胞转化研究与产业发展大会在重庆科学会堂开幕。
大会以“质量标准先行,推动干细胞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分论坛和闭门会等环节,由金凤实验室主办。指导单位有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协办单位为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单位包括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动脉网等。
大会开幕式吸引来自政、产、研、医、金及法律领域的5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商质量标准建设路径,共促产业转化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成果。
质量标准建设应摆在首位
干细胞产业正处于从科研突破向临床转化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干细胞质量标准建设更显重要紧迫。
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王力副局长表示,重庆正加快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干细胞产业既是重点方向,也是重要支撑。干细胞作为新兴治疗技术,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患者安全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市药监局将积极推动质量标准制定,推动建设区域性干细胞质量控制与评估中心,强化全链条监管体系,确保干细胞产业在合规、安全、可控的轨道上稳步发展。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西永综保区管委会贾晖副主任介绍,西部(重庆)科学城已将干细胞产业纳入“十五五”发展规划,制定专项扶持政策,打造干细胞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依托国家药监局药械审评检查西南分中心、金凤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科学城将在质量标准制定、关键技术攻关、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干细胞产业集聚发展。
质量标准建设需贯穿科技创新全过程
主旨报告环节,多维度阐释质量标准建设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系统介绍了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强调标准化制备与质量控制是干细胞临床转化的前提,亟需建立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疗效的一致性与可重复性。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吴朝晖回顾了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制度十年发展历程,指出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质量标准与监管体系的协同建设,推动干细胞产品从“备案”走向“上市”。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宝洋则从战略高度提出,干细胞领域的基础研究与转化应用应双轨并行,质量标准建设应贯穿科研、工艺开发、临床验证等各环节,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执行所长戴建武则以“再生医学打造人4S店”为题,生动阐释干细胞技术在未来精准医疗中的核心地位,呼吁建立统一、权威、可操作的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干细胞技术产业化落地。
质量标准建设将聚合多方力量
大会首日举行了多项合作仪式,落实质量标准建设的协同机制。
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王力副局长与金凤实验室副主任徐辉共同为“金凤干细胞质量控制与评估中心”揭牌。该中心将聚焦干细胞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检测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建设,打造干细胞质量评价权威平台。
“金凤·昭衍联合实验室”同步揭牌,金凤实验室和昭衍新药将围绕干细胞产品的非临床与临床评价、质量标准研究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推动干细胞药物研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此外,金凤实验室、中科院动物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重医附二院、昭衍新药、珈创生物、泽辉生物、赛隽生物、乾晖科技、海金格医药等1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干细胞质量标准与应用创新综合体”。该综合体为全国性干细胞开放型协同创新平台,旨在联合国内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领域各方力量,共同开展干细胞质量标准研究和技术方法创新,推动共识、标准的形成,为国家干细胞产业筑牢安全防线。
10月10日,大会将举办“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进展”和“干细胞研究的转化之路与生态构建”两大分论坛。来自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昌平国家实验室、新加坡干细胞学会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干细胞新药研发、外泌体治疗、神经再生、法律监管、投资趋势等议题展开深入分享和交流。
大会的召开,将推动中国干细胞产业在质量标准建设、前沿技术转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凤实验室将持续发力,积极构建以质量标准为核心的干细胞产业新生态,推动干细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重庆干细胞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推动我国干细胞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凤力量”。
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1010/57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