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捷报频传荣获四项殊荣

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捷报频传荣获四项殊荣

在9月28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国人生科学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举行。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会长韩震、常务副会长谭钢、副会长兼秘书长龙晓君、学术委员会主任程光泉、常务副秘书长王刚、副秘书长钟靓子、党支部书记滕建乡、财务负责人朱文丽及全国各地的各分支机构领导、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捷报频传,荣获多项殊荣。

本次大会对年度优秀分支机构及个人进行了表彰。专委会凭借卓越的工作成效,被评为“优秀分支机构”,徐玉华理事长获评“优秀理事长”,专委会组织编制的《传统文化宣讲师培训与考核标准》获评“优秀案例”。经大会选举,徐玉华理事长亦全票当选为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被授予“优秀分支机构”

徐玉华理事长获评“优秀理事长”

在优秀分支机构经验分享环节,徐玉华理事长系统汇报了专委会自去年十月成立以来的工作历程与丰硕成果。在学会领导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专委会在会员发展、专家智库建设、团体标准编制、公益活动开展、品牌项目推广及内部机制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徐玉华

一、明确战略定位,规划发展蓝图

专委会立足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致力于“研究人生科学,振兴中华民族”的事业根基,并据此制定了系统的“五年工作规划纲要”。

二、完善管理体系,夯实运营根基

围绕五年规划,专委会构建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专委会工作管理条例》《会员及专家管理服务手册》《秘书处管理工作细则》《基地建设管理办法》以及财务、人事、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为规范、高效运作提供了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三、聚焦核心业务,成果落地生花

专委会在既定业务领域重点发力,成果显著:

· 活动组织:成功举办“当下时代所需要的女性力量”“以花道美、以美入道”“生而有翼奔赴热爱”等多场公益与品牌活动。

· 组织建设:现已发展会员单位18家,汇聚领域内专家20余位。

· 标准建设:核心成果《传统文化宣讲师培训与考核团体标准》已于今年6月3日正式上线国家团标网。该标准历时数月,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近20所高校专家,历经“三审三定”而完成。9月7日,专委会成功举办标准新闻发布会及由传媒大学周月亮教授与赵一澄老师参加的“传统文化去魅与传承”高端对话,引发媒体与社会广泛关注。

该《标准》具备五大创新亮点:

1. 首创“文化能力雷达图”评估系统;

2. 建立“知行合一”课程矩阵;

3. 推出青少年“文化成长护照”;

4. 构建“云上文化学院”平台;

5. 健全“动态认证”长效机制。它的发布为传统文化宣讲人才培育开启了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新时代。

展望未来,专委会计划于11月中旬全面开放《标准》的培训与考核系统,诚邀各界同仁携手,共同为培育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力量。
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1010/57818.html

相关文章
教育观察:新学年伊始,“以终为始”规划思维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捷报
羽佑山河 车护盛世——北汽福田以国典品质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