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伴随着MF882航班平稳落地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历时六天五夜的“两岸有戏”—2025海峡两岸青少年传统技艺文化交流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文图/苗娟、王鹤琳
据悉,本次活动为2024年首届“两岸有戏”活动的延续,去年有50多位台湾学员与厦门30多位青少年,共聚厦门交流体验。今年的活动共汇聚来自厦门与台湾海峡两岸的近百名青少年共聚台湾,他们在台中、彰化、宜兰、台北四座城市,以“学戏、游戏、看戏、演戏”四大板块为主线,携手演绎了一场跨越海峡的文化盛宴。
苏德本行前寄语,擘画文化同行新篇章
赴台交流团启程前,思明区群众文化协会顾问苏德本寄语全体营员:“两岸一家亲,希望大家以戏为媒、以艺为桥,体验文化的博大精深,收获一段弥足珍贵的青春记忆,并预祝‘两岸有戏’活动圆满成功!”这份深情祝福,成为此次交流的精神主旨。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台湾九天文化艺术协会、厦门市思明区群众文化协会联合主办,活动由台湾金宇园掌中剧团、台湾妙璇舞蹈团、台湾汉阳北管剧团、台湾新世纪文化艺术团、台湾泰雅原舞工坊、厦门神兽影视广告有限公司、台南市鼓乐协会、台湾鼓艺运动协会等共同协办。
四位艺术家同心:用艺术串联两岸青春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亮点,本次活动由四位两岸艺术家许振荣、柯淑勤、黄秀珍、利珍·妮卡尔全程参与,他们也与青少年深度互动,在课堂中授艺,在座谈中分享艺术人生,更在联欢舞台上,见证两岸文化的薪火相传。
四城行走:从台中到台北,六天五夜沉浸式体验
8月20日,厦门学员抵达台北后,迎面而来的是台湾艺术团热情的欢迎仪式,开营仪式上台中市副市长郑照新亲临活动现场,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文图/苗娟、王鹤琳
6天5夜的活动中,学员们汇合穿插后分别成立四组小队,分别体验高美湿地化身“天然舞台”、九天鼓艺传习、“海之潮”动态雕塑、彩绘面谱、宜兰田野上的传统剧目《八仙过海》片段演绎、探访台湾第一升平戏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厚重、台中逢甲夜市的烟火气息、平溪天灯点亮夜空、彰化鹿港小镇印象等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力量,让戏曲走出剧场,走进自然,不仅加深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也让文化传承在新形式中焕发活力,让友谊与文化薪火相传,映照出本次交流活动的情感温度。
结营仪式在台中九天文化园区隆重举行,来自两岸的青少年与台湾六大表演团组同台献艺,奉上鼓艺、掌中木偶、舞蹈、戏曲、合唱等多个节目。演出以“学戏、游戏、看戏、演戏”为创意脉络,串联四个篇章:《薪火相传》《妙趣横生》《满台生辉》《出神入画》,充分展示六天研学的成果与两岸文化的交融。压轴节目《出神入画》将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技术相结合,灯光、音乐与表演交织,呈现出传统与创新并存的独特魅力。
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文图/苗娟、王鹤琳
归来依然“真好势”,青春手账续写两岸情
8月25日,随着队伍安全抵厦,本次活动圆满收官。两岸青少年依依不舍,孩子们带回的不仅是纪念品,更有“我们的戏本”手账,满载印章、照片与文字,记录下六天五夜的点滴美好。
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文图/苗娟、王鹤琳
本次活动的团长黄秀珍老师深耕两岸文化十余年,采访中黄秀珍说:“‘两岸有戏’不仅是一段旅程,更是两岸青少年心手相连、文化共鸣的见证。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品牌化、常态化运作,让‘两岸有戏’成为深化交流的重要文化名片。”
【媒体背景】
“两岸有戏”是思明区对台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自创立以来,始终以传统技艺文化为纽带,持续推动两岸青少年互学互鉴。“水噹噹(漂亮)”“家己人(自家人)”“真好勢(非常好)““真好呷(真好吃)”“来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