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阳光如同熔化的金子,泼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当大多数人躲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时,有一群人却顶着近 40℃的高温,穿梭在垃圾桶与转运车之间,他们就是垃圾分类工作者。在这个被热浪包裹的月份里,他们用汗水诠释着责任,用坚守保障着城市的洁净与有序。
清晨五点,天刚蒙蒙亮,垃圾分类指导员李师傅就已经出现在小区的垃圾投放点。他熟练地戴上手套、口罩,开始检查居民投放的垃圾是否分类正确。“夏天温度高,垃圾容易腐烂变质,要是分类不当,不仅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还会滋生细菌和蚊虫。” 李师傅一边说着,一边将混放的菜叶、塑料瓶分拣开来。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工作服,紧紧贴在背上,但他似乎毫不在意,只是专注地重复着分拣、整理的动作。对于那些分类不规范的居民,李师傅总是耐心地讲解:“您看,这个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物,应该放进蓝色的垃圾桶里;剩菜剩饭是厨余垃圾,要放进绿色的桶里。分类做好了,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在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养成了正确分类的习惯。
中午时分,气温达到了一天中的最高值,地面温度更是超过了 50℃。垃圾转运车司机王师傅驾驶着车辆,前往各个垃圾投放点收集垃圾。车厢里的温度比外面还要高,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王师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下车,将垃圾桶里的垃圾倒进转运车。他的脸上挂满了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滴,滴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就蒸发了。“夏天垃圾多,尤其是厨余垃圾,容易发臭,我们得及时清运,不能让居民觉得不舒服。” 王师傅擦了擦汗,憨厚地笑了笑。为了保证垃圾能够及时转运,他每天要跑十几个投放点,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即使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也从未抱怨过,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除了一线的指导员和司机,垃圾分类宣传人员也在七月的高温中忙碌着。他们走进社区、学校、企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开展 互动游戏等形式,向大家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在垃圾分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七月的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全市的垃圾分类准确率较上月提高了 5%,可回收物的回收量增长了 8%,厨余垃圾的处理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无数垃圾分类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色。垃圾分类工作者们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他们的脸上带着倦容,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欣慰。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让城市变得更加洁净、更加美丽。
七月的高温还在持续,但垃圾分类工作者们的坚守从未停止。他们就像城市里的 “美容师”,用自己的汗水和付出,守护着城市的容颜。让我们向这些可爱的垃圾分类工作者致敬,同时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用实际行动为城市的洁净贡献一份力量。
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0729/5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