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晚,“高顿大学生规划邦”直播间特别邀请北京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申怡老师,开展了《高考抢分冲刺》公益直播活动。有着30年丰富教学经验的申怡,以“最后30天语文冲刺策略”为主题,倾囊相授,为广大考生精心梳理出四大极具实战性的备考法则,助力学子在高考语文中实现突破。
科学备考策略 夯实语文基础
在直播中申怡首先强调,查漏补“漏”比换“布”更重要。她形象地用“破布兜沙”来比喻备考策略:“每块布都有漏洞,与其不断换布刷题,不如精准修补漏洞。”建议考生将高三期间做过的10套综合卷与近5年高考真题进行交叉分析,通过制作表格纵向统计各题型的失分点。对于高频错题类型,例如古诗鉴赏中的“炼字题”,考生需要专项整理标准答题的四要素,即本义、引申义、句意和情感,并通过视觉强化训练,形成条件反射。“一套题错题总结的价值,抵过三套新题的机械训练。”申怡的这句话,点明了高效备考的关键所在。
在应对古诗文与现代文这两大难点时,申怡提出了“语感唤醒:早晚15分钟黄金法则” 。具体来说,就是采用“时空切割法”:考生在晨起时诵读古诗,晚间朗读文言选段,每次各控制在15分钟内。“古诗文重在培养字字咀嚼的专注力,现代文训练需建立题型档案。”申怡着重强调,在选择题训练中,要学会“以毒攻毒”,将错题选项与原文的差异点用红笔标注,形成“视觉锤”记忆。每天仅需10分钟的此项训练,就能显著提升考生对信息比对的敏感度。
聚焦核心板块 调整应考心态
作文作为高考语文60分的重要板块,申怡带来了“作文升格:50+的‘三级跳’攻略” 。针对不同层次的考生,她给出了分层提升方案:基础层(36 - 42分)的考生,重点要解决审题与结构问题,建议每天进行2道题的审题练习,熟练掌握“起承转合”的基本框架;进阶层(45 - 48分)的考生,则需要充实“三度素材”,即对熟悉事例深挖细节、对热点事件加强思考、对古今案例巧妙勾连;而冲刺高分层(50+)的考生,关键在于打造“思想钩”,在倒数第二段植入辩证思考。申怡还特别提醒考生:“与其押题不如备类,重点打磨做人、做事、观世、察己、关系五大主题素材库。”
作为资深阅卷人,申怡从阅卷者视角分享了宝贵经验,她建议考生将试卷视为老友而非对手,以“三平心态”应对高考,即保持平常饮食、平稳作息、平和情绪。
“高考不是浴血战场,而是与老友的深度对话。”申怡以此暖心寄语为此次直播画上了圆满句号。据悉,高顿后续还将持续推出系列公益直播,陪伴考生牢牢把握最后黄金30天,全力冲刺高考。
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0512/50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