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为“世界强直性脊柱炎日”。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腰骶部的钝性疼痛、晨僵,晚期患者脊柱会出现“竹节样”僵直,严重时无法弯曲,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临床药物治疗以抑制炎症为重点,之前使用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然而,即使炎症水平得到控制,依然会存在骨结构损伤进一步恶化的情况。近些年,研究发现,在强直的发病到最终骨融合的过程中,白介素-17A(IL-17A)是重要的因素。IL-17A可诱发炎症、骨髓水肿、骨质侵蚀和新骨形成等一系列病理反应,在疾病的多个环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作为疾病治疗的关键性靶点。
北京电力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王炎焱表示:“强直的早诊早治至关重要。对于新确诊的患者,应该及时阻断炎症反应和新骨生成,尽量把伤害遏制在当下。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已出现脂肪沉积或新生骨赘,需要控炎、快速缓解疼痛,抑制新生骨赘生成,延缓影像学进展。”
https://m.peopledailyhealth.com/articleDetailShare?articleId=362fbde2393e48c2bf511766c1b5d71d&_t=1746495124616